再次踏足非洲 體驗「愛的承傳」
關詠詩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會長)
刊於公教報2019.5.5
非洲,我已不是第一次踏足。第一次是在2004年隨李志源神父到坦桑尼亞探訪甘寶維神父,第二次是在2009年,我們說好五年後再去坦桑尼亞與當地青年團聚,我們先去坦桑尼亞,然後便去肯亞,當時陳倩盈(Stephanie) 在肯亞服務並接待我們,那次是第一次認識Stephanie。可惜的是由於要趕著回港工作,那次只能夠逗留很短的時間,印像中只記得隨Stephanie去貧民窟家訪,其他的也沒什麼印象了。Stephanie是一個很謙卑和內斂的人,雖然認識了她,但沒有真的很了解她,今次我是以傳信會幹事的身份帶領體驗團並探訪Stephanie,今次的探訪讓我比較清楚Stephanie的服務性質、服務對象、合作的夥伴和生活的環境。更難得的是,在她被派遣了一年後,我和副會長阮美賢(Mary)有機會跟她坐下來,好好聆聽一下她的感受和需要 。我們從Stephanie的服務團體St. Aloysius Gonzaga Secondary School的校長、工作夥伴和邀請她到肯亞傳教的Fr. Terry口中得知大家都很欣賞及感謝Stephanie的努力。
這次旅程令我最深刻的莫過於到貧民窟的探訪, Stephanie很細心地安排了他的學生帶領我們徒步到貧民窟,若不是在貧民窟生活的人,進入貧民窟後定必迷路,這段為他的學生輕易不過,並且每天往來的路段,為我們卻是沉重艱辛,步步為營的。終於到達了目的地,Stephanie服務的耶穌會學校的舊校址,現在這地方是由Stephanie曾經教導過的學生Carlos和Faith使用,他們在此成立了一個非牟利的志願團體Foundation of Hope,主要是協助貧民窟居住的小孩,透過舞蹈訓練、繪畫和廢物回收計劃等,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才能,讓他們對自己的生命和對將來懷有希望。Carlos和Faith完成了學業後,他們大可以離開貧民窟到城市,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但他們卻留在貧民窟中開展Foundation of Hope,當中的挑戰和困難是我們難於想像的。他們從前受到別人的幫忙,如今成為幫助別人的那位。「生命影響生命」好像是老生常談,但我找不到更好的字去形容我所見到的。Stephanie 在貧民窟中當老師,能夠做的不多,但她的臨在、同行、陪伴和分享卻是她能夠做的全部。她為愛天主、為承行天主旨意-愛最小的弟兄的表樣,為Carlos和Faith是最好的身教,這不僅是「生命影響生命」,更是「愛的承傳」。
從新聞報導中得知,肯尼亞有一位鄉村中學老師名叫彼得·塔比奇,一直將大部分薪水用以資助鄉村貧困學生的教育開支。近日,彼得在阿聯酋杜拜獲得了一個「全球最佳教師獎」。大眾的焦點都放在「這位老師奉獻了自己的薪水」上,我卻認為他奉獻的不只是薪水,而是他整個人的生命。在看這篇報導時,我第一時間想起了同樣在肯亞、為貧窮弱小者、在教育工作方面努力,由香港隻身到肯亞當傳教士,付出整個人的Stephanie。讓我們一起祈禱,求主祝福保守在外的傳教士,賜給他們平安!
在肯雅的貧窮與富足
朱牡麗(肯雅信仰生活體驗團團員)
刊於公教報 2019.4.14
趁農曆年假期,參加了由香港天主教平信徒傳信會(簡稱「傳信會」)籌劃的肯雅信仰生活體驗之旅。四次培育聚會讓我對教友傳教士的經歷加深了認識。除了簽證外,參加者更要打預防疫苗針,包括黃熱病等,還要幫忙攜帶一些物資到肯雅內羅比。表面看,似乎那邊無論是衛生或民生狀況,都可能極其落後,心中有種不言的隱憂。
步出內羅比機場的第一感覺是地方不大,但人流也不稀疏。在當地服務的香港平信徒傳教士陳倩盈(Stephanie)為我們安排了在內羅比修女聯會管理的退修所居住。不豪華,但整潔舒服,而且每天可到小聖堂祈禱。伙食就無多選擇,不過一定飽滿。感恩!
行程第一天剛巧是主日,我們就由瓜達盧佩聖母堂的感恩祭開始。常年期第四主日的讀經好像與我們的旅程互相呼應──天主的選定、信望愛中以愛為根本,還提醒人走出固有的框框,我們現在不也是一樣嗎?
接著,連續三天我們走訪了位於市區的奇比拉貧民窟(Kibera)和陳倩盈服務的聖公撒格天主教中學,還有仁愛會修女主辦的小學和瑪利亞方濟各女修會主辨的幼兒院,全都是圍繞貧民窟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設的教育機構。基於肯雅實行免費教育直至小學畢業,為窮學子、父母和為學童尋求贊助的志願團體來說,上中學就是挑戰的開始。
每一次探訪,我們都會聆聽當地工作者,包括義工、神父、修女、老師的介紹:團體的成立、目的、期望、苦與樂、限制等等。從他們的經歷來看,包括在貧民窟內成長、多年對教育的堅持、無私的日與夜、用心覺察他人的需要等,我感受到人如何以信德的行動去實踐希望,覺察自身能力上的限制而需要全心信靠上天的安排,不要自視己力的成就。我從小就在天主教的學校成長,信仰也由此培養起來,領洗也超過廿年,但那份信德行動的堅持就……仍需努力!
肯雅孩及友善待人 突破語言限制交流
我所看到、接觸到的小孩及青少年們,雖然有些表現害羞,但絕大部份沒帶憂愁鬱悶的表情,反以奇特及好奇的眼光看這班訪客。縱然大家言語不通,但透過當地工作者傳譯,加上身體語言,每一次的探訪活動及互動中,大家都盡興而返,完全感受不到貧民窟內的貧窮之苦。兒童的天真好奇,縱使在街上,他們會主動向我們打招呼,或者give me five擊掌示好。我做了,手掌的接觸意味他們的接納,大家都對這陌生人表達了笑容。
奇比拉貧民窟奇比拉的範圍很大,我們只走訪兩處小角落。所走過的小徑,有狹窄至只容一瘦人,也有踏過木條小橋,上斜落斜。大家都步步為營,但眼看當地人:手抱着嬰孩媽媽和穿着拖鞋兒童,由於對環境的熟悉,他們都步履輕盈。我們則一不留神或判斷偏差,鞋子就要苦着臉從黑泥濘中抽出,運氣好的也帶着啡黑邊兼鞋面微黃作手信離開貧民窟。
探訪當地公教學府
第四天,我們踏進截然不同的環境──窗明几淨,廣闊優雅。一天內走訪三間天主教大學/學院,我們這團人像初入學的新生般,認識高等學府的環境、教學理念、配套、要求等等,而我也嚮往在這些地方學習及生活。雖然現今在內羅比已有數以十計的大學,還有職訓學院,但由於金錢問題,仍然有許多學子未能就讀,故政府及私人團體都有攻讀大學的資助配額,即使是杯水車薪。
我另一欣賞的是肯雅人對衣著的要求,無論哪所學府,他們都有學生的衣著規格要求。因為不少路仍未舖好,街上隨處都見沙塵飄揚,特別是當車子駛過時,然而,人們仍舊衣著整齊的在街上步走,沒帶口罩,表現那份有尊嚴,有期望的魅力,真不可小看他們對生命的期望。反而是我們,基於生活背景的分別,要做足防禦準備,在當時形成街上的一大特色。哈哈!
籌劃者的刻意善意安排,我們有幸從最貧窮走向最富貴──旅程後期有兩天參加野生動物園 觀看野生動物。為我這城市長大的亞洲人來說,能近距離觀看野生動物是件奢豪及難能可貴的機會。兩日一夜包食住,連車、船及導遊,完全符合香港人的經濟合理消費原則。雖然是套票但司機兼導遊卻很專業,讓我們看盡可看到的動物和雀鳥。住宿位於山崗上的五星級酒店是另一驚訝受寵。不提信仰,身處其中,吃自助餐時,我又怎能忘記自己是香港人呢!
兩天與世隔絕的旅程結束,當然不捨得。其實心中的鬼祟也隨着這兩天的逸樂而走出明路,看自己心思思想購物,以及挑起講價行為,反映期望擁有價廉物美的心理。這不算是罪吧…人性嘛。多好的籍口給自己!能在富貴中不動搖,實在是不容易。在反思中,慚愧行程的結尾卻未能從一而終的貫徹行克儉的心態。
整體而言,肯雅在非洲已不算是最窮的國家。人的本質大體都是積極進取型,有些像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和物的發展空間無限。從傳教角度看,眼見已有不少基督宗教團體在內羅比及附近周圍地區設立學校和教堂,而且較為集中在市區,在鄉郊分佈就頗疏散,這也反映需求與資源的分配不平衡。
資歷小插曲:在大家的坦誠交談中,我得知不是單憑意願和熱誠去幫人就足夠,還要裝備。從傳教士的工作簽證,以至在貧民窟成立非官方慈善團體,他們的艱苦經歷,都反映要洞察和倚靠上主的引領,以達所需要求。 在香港,無論在堂區事奉或工作崗位上,許多時我都以基督徒的熱誠直行直衝,以己力和知識去與他人往來,這次旅程經歷讓我在新一年之始重新反思,怎樣的行動才是活出信德?一定不只入善會按常規當值咁簡單。
雙城外傳 - 只要信
陳倩盈
(刊於公教報2019.5.5)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在農曆年間安排體驗團來訪Nairobi,雖然,只有約一星期的行程,但要安排13人的住宿、交通、服務、參觀及safari等,少不免感到吃力。行程訂好後,當我再與各項目聯絡人確定細節時,才發現相熟的管事修女,由於修會安排,被調離體驗團將住宿的中心;將往探訪堂區的聯絡人,因事而延長假期,所以,遲遲未能落實與堂區青少年的活動;將往交流的NGO負責人,又臨時要到另一城市開會,而留下的另一位聯絡人電話號碼,每次致電都未能接通;將往探訪的修會團體聯絡人,又因家有喪事,未能跟進探訪安排…… 更要命的是,我的電話咭,竟然在體驗團到訪前一天出了問題,幸好,在出發往接機前的一刻,找到代理商修復電話咭的通訊功能;剛抹了一額汗,體驗團的香港朋友已步出Nairobi國際機場,各團友初到Nairobi,大家都非常雀躍,看到各人對行程期待的眼神,腦海中便閃出各樣的注意事項,心中祈求能讓他們有一個平安喜樂的旅程!
一星期過了,體驗團的行程,總算順利完成了,從機場返回宿舍途中,心中不禁再感謝各團友的合作與體諒,更感謝各人對我的信賴,縱然,安排未盡完善;縱然,出租旅遊車珊珊來遲;縱然,要穿越貧民區的險峻地形…… 回心一想,在行程中,我曾在多個「關口」,呼求聖神護佑;也許,各團友在行程中,亦曾多次向天主祈求平安喜樂,他們是聽從、配合及相信天主……
思前想後,在香港時,我通常能掌控生活的一切;而成為教友傳教士後,在不同文化的地域服務,凡事雖已準備周全,但往往必有閃失,久而久之,盡了全力後,我便將一切信靠於天主;希望各團友從今次體驗中,亦領悟到要有一個平安喜樂的旅程,只要信:信自己,信近人,信天主!
Nairobi, 03/03/2019
(修訂於 07-0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