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是直接的奉獻
奉獻是另一種投身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是一個派遣教友傳教士到海外服務的教友組織。本會於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位教友回應基督的召叫到非洲及亞洲服務。
支持我們

2016「天涯咫尺」公開講座

天涯咫尺 ─ 與不同文化人士的相處之道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於2016年6月30日舉行了「天涯咫尺」分享會,以下是三位講者的分享重點。

天涯若彼鄰 陳倩盈(教友傳教士)

能夠在柬埔寨及肯尼雅服務了一段頗長的時間,衷心感謝天主的安排及照顧,讓我成長,明白信仰是生命首要的動力。回望旅程,除了作信仰的反省,亦開始思考與不同文化的人相處之道,這些經驗應該也是天主交給我的塔冷通

闊別多年的香港,當然有不少改變,其中最令我注意的是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口增加了,南亞族裔、非洲移民以及回教信衆,他們明顯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遠在天涯的人,如今就在鄰近社區之中!這一個全球化現象,自然地成為我反省在外方傳信服務的脈絡。以下是我基於三個經驗的反省。

先入為主的偏見

剛開始在柬埔寨傳信服務,由於語言不通,未能用金邊語與當地人溝通,常感到不安及隔膜,租住當地一個住宅單位的時候,不自覺地偏向同屬女性的房東太太,而排斥木口木面的房東,凡有單位停水的時候,心中暗駡房東苛刻,限制我的用水,曾有一次停水後,傳來房東夫婦的爭吵聲,主觀認為房東太太在維護我…… 直到後來,得悉真相,原來一直計算的是房東太太!我反省到:切莫低估偏見的影響力!

在接納與持守中建立關係

在肯尼亞服務的時候,接觸到截然不同的非洲文化,肯尼亞人是友善的,部族文化令他們依靠互相幫助,他們會直接提出需求,不介意被拒絕,但他們沒有有借有還的觀念,好不容易才找到與當地人相處之道。在接納及欣賞他們率直簡單的文化之時,我亦持守值得他們學習的有借有還原則,在磨合之中與當地人建立關係。

履行作見證的態度

在奈羅比曾遇上一位盧旺達未成年的未婚媽媽,當看見比我更弱小的她,抱着幾個月大的女嬰向我求助時,雖然直覺已知有不妥的地方,但我實在無法拒絕。我唯有先安頓這兩母女,再向知情人士查詢事情的來龍去脈。由於盧旺達的種族仇殺已平息,該國政局亦已穩定,在肯尼亞,她的身份便成為非法難民/非法移民,依據法例要被遣送回國,不能在肯尼亞獲得任何社會服務。她亦清楚處境,只是不肯接受現實,不斷向善心的撒瑪黎雅人求助,以求庇護,而我亦被勸喻勿多管閒事。

在這兩母女面前,我甘願做愚蠢的撒瑪黎雅人,明知結果,亦陪着她們再走訪救援組織,得到的回覆當然是遣返。自問已盡了力,只好向未成年的未婚媽媽說,只有她才能為自己決定前路,她仍不肯接受。未經過戰亂的我,到今仍不完全明白為何她不願接受遣返,但再給我選擇,我仍會做愚蠢的撒瑪黎雅人,皆因我的服務不是為主做審判,而是為主作見證!

接待天使 李靜敏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總幹事)

有別於一般社會福利服務機構,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帶著福音精神及社會訓導指引,透過教區九龍勞工牧民中心,在社區內每天在接待眾多的少數族裔「旅客」。希伯來書十三章二節記載:「不可忘了款待旅客,曾有人因此不知不覺中款待了天使。」

事實上,本地南亞少數族裔不少在香港土生土長,他們與他們的父母,同樣一起建設香港,只是他們看上去膚色及言語與我們不一樣,我們經常以為他們是「旅客」、是外人、甚至有些對這些移民群體,視為資源奪取者。

記得在「假難民」一詞未出現前,九龍中心找了本地兩大報章,專題訪問有關南亞少數族裔在港的經驗,兩位記者均用了不少時間與中心所聯繫的少數族裔人士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香港生活的困難及未能公平使用各項政府服務。其中一間報館,採用持平的角度報導了他們的遭遇(雖然一些視少數族裔為資源奪取者的網上留言非常難聽);另一報館的記者雖然已採訪了,但追問何時刊登時卻又支吾以對,及後從該報報導南亞人士「偷渡潮」之後,社會就出現了「假難民」一新名詞(又成為了議員橫額上的呼籲口號)。無論是本地人或是滯港難民,只要帶著少數族裔的膚色,他們又一再被標籤為外人。

但是,無論在「本土」論述出現之前或之後,我們均視他們為天使,熱誠地款待他們,皆因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姊妹。我們堅信,他們作為居民,就同樣有權利平等使用政府公共服務、就有平等就業的權利。

讓我們學習放下敵我分歧的分類及標籤的思考習慣,重新以一顆新的心,看待每一位與我們在各方面均不同、但卻是天主的獨特創造的人,因為我們可能接待了天使。

信仰反省 阮美賢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研究員)

以上兩位講者的經驗分享,啟發我們思考如何衡量人的價值、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態度,不同文化之間的交談,以及平信徒的福傳使命。

對於不同種族和文化人士,我們有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我們會否以優越者自居,以經濟成效衡量人,視那些沒有收入的婦女沒有價值,甚至是社會的負累呢?

善待客旅和弱小者的傳統,可追溯至舊約時代的以色列社會律法,當中不少法律是勸勉以色列人要看外方人如同鄉(肋19:33-34)、要瞭解作客人的苦況(申10:19、出23:9),具四海一家的理想圖像。當一個人客居異地,除了希望物質生活上能得保障外,最期望的當然是得到當地人的接納,認識新朋友,融入社區。我們有否實踐這基督徒使命呢?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指出,「人的社會本質和文化的特性促使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交談,這亦是基於文化之間的共同價值。」面對多元種族和文化,教會強調,我們應採取「跨文化模式」,即嘗試認識對方、持開放的態度、強調互動、互相學習和改變;不只欣賞彼此的不同,亦幫助建立和平共存的團體。並強調向基於真理的普世價值開放,如公義、和平、人性尊嚴等,這意味對人性有更闊的理解,與趨向封閉和內向的世界觀抗衡。   教宗方濟各曾指出,「所有基督徒都是傳教士,因為他或她曾在耶穌基督內經歷過天主的愛。」(《福音的喜樂》#120) 他又指出,平信徒透過生活、言行在傳信過程扮演重要角色,使別人領略到人生的真正意義,和人類共融的大團結。陳倩盈和李靜敏兩位平信徒履行教友職務,但服務的動力均是出於信仰,是回應天主的愛,反映了教友福傳的具體意義和方式。她們希望服務對象能在生活中活出最好的一面,全面發揮他們的潛能,即使以不同宗教身份亦然。由此亦讓我們看到傳信的多向度,包括臨在與見證、委身於社會發展和人類解放、祈禱、宗教交談、本地化宣講等。它們彼此補足、互相豐富。

(修訂於 25-1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