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是直接的奉獻
奉獻是另一種投身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是一個派遣教友傳教士到海外服務的教友組織。本會於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位教友回應基督的召叫到非洲及亞洲服務。
支持我們

在殉道者的愛中重生

上星期陳倩盈在本欄談到往德考克(Tangkok)參與悼念殉道者的感恩祭,該處正是首位柬籍主教薩拉斯Joseph Chhmar Salas殉難的地方。2007年我們跟隨吳書成神父和黃文英前往探訪,當時還能看到主教最後棲身的茅寮和板床。現在經過整修,已興建簡單的紀念館供教友憑弔祈禱。

提及在柬埔寨殉道的神父,更令我們景仰的是法籍神父拉賓Fr. Pierre Rapin, MEP。1969-72年他服務於加德略Kdol Leu,位於磅湛市Kompong Cham以北四十公里外的一條小村,甘寶維神父較早前也曾在那裏服務。當赤柬即將入村,Fr. François Ponchaud正在安排外籍教友和神職人員撤離時,拉賓給他寫了一張字條:「教友們希望我留下,這是天主的旨意。」之後的一年裏,神父在漫天炮火和赤柬的嚴密監視下勉力維持牧職。聖堂已被毁,感恩祭要在村民家中舉行。1972年2月,再也按捺不住的赤柬在神父屋外引爆了一枚地雷,這雖未能殺害神父,但已令他嚴重受傷。神父在失去意識前向旁人留下囑咐:「若有人為意圖殺害我而被抓,請原諒他們,別傷害他們,復仇是沒有用的。對天主要有信心…」 第二天下午,赤柬軍隊以醫治為名,強行帶走拉賓神父。當晚他們送回村裏的就只是神父冰冷的屍體。

在加德略聖堂旁邊的追思亭,耶穌像右側就供奉著拉賓神父的部份骨殖。

其後的二十年,柬埔寨教友就像失去牧人的羊群,他們只能在家裏或田野中,無聲地祈禱。直至1991年,柬埔寨簽署巴黎協議,全面停火。磅湛宗座監牧區前主教 Msgr. Andre Lesouef在1992年回到磅湛,留連於街頭巷尾嘗試尋找仍然在生的教友,最後失望而回。幸好這消息傳到在市場工作的一個魚販,她記得母親曾經描述過的神父模樣,於是把訊息輾轉回報。喜出望外的神父重返磅湛,並在她的協助下買地興建簡樸的聖堂,一直沿用至今。這位女士可算是讓教會在磅湛重生的功臣,但因為工作忙碌,在堂區並不活躍。2016年我們到磅湛服務,當時的主教安東尼Antonysamy Susairaj, MEP請教友為我們補習高棉語,她主動請纓,當了我們三個月的柬語老師。因為她已由魚販轉為售賣金器首飾的老闆娘,我們就叫她做金姐。可惜她實在太忙,只能在黃昏上課,我們又缺乏交通工具,所以後來不得已停學了。

2017年,本文作者跟柬語老師「金姐」合照。

相比於金邊和馬德望兩個牧區,磅湛城市化的程度較低。我們在那裡住的時候,連牛油都要從金邊買回來。但那裏的聖召比其他地方活躍,這幾年我們都見到一些當地人接受培育成為神父、修士、修女,這是教會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相信殉道者的鮮血沒有白流,而是在默默地灌溉信德的幼苗。感謝天主!

(刊於公教報 2022.07.17)

(修訂於 01-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