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是直接的奉獻
奉獻是另一種投身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是一個派遣教友傳教士到海外服務的教友組織。本會於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位教友回應基督的召叫到非洲及亞洲服務。
支持我們

2006年緬甸

日期

2006年7月23至8月6日

目的

  • 認識緬甸教會
  • 瞭解緬甸人民的生活
  • 為緬甸東枝總教區(Archdiocese of Taunggyi)的農村傳道員(Zetamans/Little Evangelizers)提供短期進修課程(內容:英文、電腦文字處理、祈禱、聖經、衛生護理)
  • 體驗海外福傳的生活

傳信會緬甸體驗團 體會山區傳道員苦與樂

我們四位教友在暑假期間到緬甸中部東枝作信仰生活體驗,為東枝教區的農村傳道員提供短期進修課程,提升他們的福傳能力,增進培育緬甸下一代的信心。接受培訓的四十多名年紀輕輕的農村傳道員,大多因著自己的信仰,嚮應教會的號召,自願到偏遠及窮苦的鄉村或山區作福傳的工作,為貧困的小孩提供教育的機會,分享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及技能。這些傳道員以兩人為一組,到農村作福傳工作,工作由當地的堂區神父安排,有些傳道員負責照顧當地的孤兒、有些當老師、有些要到田間工作,堅守神貧刻苦的生活。

他們除了物質生活極度貧乏外,由於當地的衛生情況亦不大理想,容易染上虐疾等熱帶病症,加上鄉村種族及語言眾多,要進行溝通也十分困難。

其中有一位傳道員向我們表達,傳道員要接受很多挑戰。她最初懷著堅強的信德,深信天主會照顧她。她相信福傳使者受天主照顧,不會受到虐疾等疾病的侵襲。怎料,她患上了虐疾,病發時發冷、發熱十分辛苦,她的福傳伙伴到學校教學,家中連一杯水也沒有,這時她向天主抱怨。的確,我們在福傳小姊妹的修院的壁佈板上,也能看到傳道員的葬禮。在他們以前的,也許有不少福傳使者默默地為主奉獻了生命,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怎能不為他們祈禱、怎能不以行動支持他們呢!

在鄉村進行教學的福傳使者也遇到了少困難,例如,鄉村的孩子不太喜歡上學。孩子說他們本族的語言,老師又說另一種語言,怎能使學習變得有趣呢?縱使老師學習他們的語言,但若他們到了另一條鄉工作,語言又不同了。緬甸政府會派一些老師到村內教小孩子,但每年只有三個月左右,餘下的工作便交給傳道員跟進。常常轉換老師,老師教學的質素、父母對知識的看法,也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態度。

傳道員在生活上、福傳上、教學上都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他們仍然積極面對,因為他們知其背後的意義,他們努力學習當地的山區語言,以祈禱、讀經?化自己信德,而派遣他們的福傳小姊妹修會和東枝教區亦給予他們不少的鼓勵和支援,使他們能夠在貧困的山區及鄉村繼續傳教。

是次的短期課程,是按照緬甸東枝教區主教的建議而設計,課程以兒童心理學為主導,包括兒童發展階段的特徵、引發學習動機的因素、課室管理、處理兒童情緒的技巧、全人照顧的重要性等;輔以透過遊戲進行信仰培育、電腦文書處理、急救及衛生常識等。

緬甸東枝教區為是次活動作出悉心安排,對我們的衣食往行均有全面的照顧;我們亦盡做到最好,彼此分享所擁有的賜予,體驗各人因基督合一而共融工作。

兩週的體驗 潘恩榮

兩度踏足東枝這個位於緬甸中部高原城市,環境依舊,五六十年代的汽車仍舊客滿,車廂、車頂都擠滿了人,擠得連針也插不進。與此同時,福傳小姊妹會院內的小班房也坐滿了由各村落及市鎮被召回來參加進修課程的傳道員。東枝正值雨季,氣候溫涼多雨,整整兩星期大部份時間都下一著或大或小的雨,但這些都減不了眾參與者的熱誠及投入。我們都被專稱為老師,但我們從這些在火熱福傳戰線的工作者身上卻學會了不少。相比我們跟他們分享的,不外乎是些皮毛理論及課本知識吧了。信仰生活是要實踐的,活得肖似基督是信仰生活的體現。在兩星期課程中,跟我們一起學習及生活的年青福傳小姊妹及小兄弟,是活脫脫的福音戰士、基督的精兵。創會修女、初入修會的姊妹,與及以平信徒身份參與福傳工作的兄弟姊妹,他們薪火相傳,默默的奉獻在最貧脊及最隔離的地帶燃點天主的愛火。因限制,我們未能親身赴福傳使者的山區村落體驗,但憑藉他們的生活分享已能多少體驗到有血有肉的信仰生活。

團體與福傳 馮明珍

在小學任教的我,出發前工作仍十分繁忙,幸好得堂區聖母軍的幫助,把部份的資料翻譯成英文,減輕了工作量,體驗到堂區兄弟姊妹互相幫助之情。十四天的信仰生活都頗緊張,除了因為課程緊密外,要用英語作為分享的主要語言,對我亦構成一定的壓力。然而每天早禱時,把生活交托給主耶穌,分享課程內容時心情平靜,沒有絲毫煩燥、著急,縱使有時未能如計劃般順利,但仍能滿有耐性、按步就班、喜悅地把難題解開。有一天早上,連令我擔心的英語表達能力也能恰到好處地表達,那份平安中,有聲音告訴是聖神帶領我分享。由那天開始,每天都默默地感受?聖神帶領我分享的喜悅。

縱使大部份參與者未能掌握英語,幸好部份修女能作翻譯,作為我們與參加者的橋樑,使我感到大家互相合作、互相愛護是沒有甚麼困難是不能解決的。

這些在鄉村傳福音的參與者動機各有不同,大部份都是因著自己的信仰,部份因?別人的需要而全然奉獻自己。他們的與一般年青人無異,一樣有活力有衝勁,但他們回應了天主的呼召,成天主的工具,在農村中以不同的崗位為主耶穌作證。表面上好像很貧乏的地區,但天主自有他的計劃,帶領當地的人和外來的人為這教區工作。衪召叫不同的人,給予他們自由地選擇,然後由衪帶領著去工作,只要人回應衪的召叫,努力工作,配合衪的計劃便可以,就如同今次我們四人回應了主的呼召,天主一直帶領?我們分享一樣。

參與者率直、純真的分享,表達他們相信天主照顧?他們,縱使他們在患病時、遇到困難時會向天主抱怨,但有著一個團體的支持(福傳小姊妹修會),有著整個教會的支持,使他們得到不少支持及鼓勵。這亦給自己反省信仰生活少不了團體的支持,人離開了葡萄枝,信仰便難以保存。

轉載自2006年10月8日《公教報》

生活趣事

蟑螂殺手日記

Elaine:今天下午,我回到酒店房中已殺了二隻大三隻小的蟑螂,我以為已把牠全家殲滅了,晚上開會後,一開燈又發現有幾隻中型蟑螂由在廁所門框上走來走去,小的在地上走來走去,數也數不清,看來我的房間是蟑螂的大本營吧!

Maria:我已較為了解蟑螂的習性了,牠們喜歡躲在東西下,例如鞋底、袋底、衣服底等,所以穿衣服前會小心檢查,前前後後、裏裏外外檢查一遍,取鞋時,先看看牠們是不是躲在下面。我由怕牠們,變得面對牠們,見一隻,殺一隻(限小型及中型的)。

Lawrence: 我把房中已死的蟑螂進行「天葬」,任由屍體丟在地下,過了不久,便有一群螞蟻來把牠搬走,到了第二天早上,屍體已不翼
而飛了。

停電

正當興高彩烈地討論翌日的課程時,突然又停電了。眼前漆黑一片,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四周靜寂一片,大家都被這突然的轉變嚇了一跳,沒有人說話。接?馬路上的汽車經過時,車頭燈把房中掛在風扇下吹乾的衣服變成一個黑影,在房中由右而左地移動,好不嚇人。

「廢物」、「寶物」 :每天後酒店走回福傳小姊妹修會,都要經過大街上兩個大垃圾筒,一個在大街入口不遠處,一個接近大街的出口。總覺得它們無論有沒有垃圾都奇臭無比,有時為了避開那兩個大垃圾筒,寧願走到對面的馬路。然而這兩個垃圾筒並不如我們想像般,人人避之則吉,因為附近的狗隻常在垃圾筒內尋找牠們的「寶物」,亦有些衣衫襤褸的老人、婦人、兒童都會在這兩個垃圾筒內找尋他們認為有用的東西。自大的我們往往認為自己是「寶物」,以至驕傲自大不可一世,殊不知我們本來就來自垃圾筒,我們的罪性使我們既「臭」且「廢」,天主卻派遣使者把我們從垃圾筒內撿起來,使我們成為衪的「寶」。現實生活中,我們生活靡爛,比較那兩個垃圾筒內的垃圾更「臭」更「廢」,我們的一切都是靠主給予我們的,人總忘記他來自何方。

(修訂於 07-0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