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是直接的奉獻
奉獻是另一種投身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是一個派遣教友傳教士到海外服務的教友組織。本會於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位教友回應基督的召叫到非洲及亞洲服務。
支持我們

1993年非洲肯雅、毛里裘斯和津巴布韋

非洲之行、體驗點滴 – 何愛珠

筆者今年八月往訪非洲肯雅、毛里裘斯和津巴布韋,探訪地方教會。以下是一些生活體驗分享。

一. 緣結馬西區

「雖然我們只相處了兩天,但我感覺似乎在很久以前已認識了你。」在臨離別肯雅的馬西區(Masai Mara)時,一位來自蘇格蘭的傳教士保祿向我說了這些話。確是奇妙,我亦有同樣感覺,唯一可用理性解釋的就是我們都被召叫追隨同一理想,願意離鄉別井,與非洲人分享福音。為什麼是非洲,而不是我們的出生地,香港或蘇格蘭呢?我們可明白阿巴郎為什麼要聽天主的聲音,離開他的家鄉?聖母瑪利亞為什麼在身懷耶穌時還往探訪依撒伯爾嗎?

我帶了風鈴送給保祿,告訴他風鈴發出的聲音象徵著聖神的風聲,吹送我們到這裡來。我們聆聽著同一陣風聲,所以我們早已認識,只是現在才相遇吧。「臨在」為傳教事業是非常重要的,藉著各方面的培育,在不損傳教區文化和簡樸生活的情況下,協助人民脫離貧窮和體驗耶穌臨在他們中間,這是艱巨而長久的使命,但我們都說了「我願意。」就這樣我和保祿結了緣。你願意與我們結緣嗎?你聽到聖神的風聲嗎?上主的神不在暴風中,不在地震中,也不在烈火中,卻在輕微的風聲中(列上19:11-12),只要你往心底深處細心聆聽,你便會知曉聖神的風向。

帶著舒暢的心情離開充滿民族色彩的馬西區,一路上清風送爽,藍天白雲,綠草如茵,被大自然的美所包圍,被造物主的愛所籠罩,這不是剎那間的感覺,而是真、善、美的呈現,是生命的泉源—-主的愛永遠常存。

二. 愛的印記

一個傍晚,在肯雅的蒙巴薩(Mombasa)海邊休息,朋友毛里斯(一位在肯雅生活了十數載的愛爾蘭藉傳教士)與我分享了一篇題名「愛的印記」的文章,內容是有關悔改的婦人用眼淚為耶穌洗腳,用頭髮擦乾,口親腳後抹上香油(路7:36-50),和耶穌給門徒洗腳的反省(若13:1-8)。「洗腳」可視為一種親密的行動,耶穌與人的關係是親密的,衪不怕尷尬,公開接受婦人給他洗腳,這是愛的表達,愛的印記。耶穌給門徒洗腳,是因為衪願意與門徒成為親密朋友,彼此服侍,在生活上留下愛的印記,但伯多祿不明白。悔改的婦人似乎比伯多祿更瞭解耶穌,更親近耶穌,這為伯多祿的教會說明了什麼?婦女的膽量和勇氣又豈容忽視?

非洲村落裡的人自然、親切和友善,流露著濃厚的人情味,這是真我的風采,是人與人相交生命的火花,是關係和諧的表達,得在他們中間看到愛的印記,這是在繁華都市生活中不易找到的。能真正不斷體驗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和真摯情誼,人生尚有何求?能彼此「洗腳」,彼此服侍是甜蜜的,我們願不斷放棄自我,學習施與受,在生活上加深愛的印記。我倆談得興緻盎然,不知時將己晚,差點誤了晚膳時間,我們也要服侍肚子吧!

三. 唐人像蔗糖般甜

「這裡的唐人很和藹可親,就像這些蔗糖般甜。」吳化雨神父駛車橫過蔗糖種植區,向我介紹毛里裘斯的優點。「這裡空氣好些,人靚些,有病的也會變無病。」說得真神奇啊!其實空氣好,生活節奏正常,人自然健康精神些。毛國在獨立前曾被法國和英國統治,人口約一千一百萬,有近四萬中國人,大部分來自客家。我只逗留了幾天,已感受到那份甜。老人家們多來明德中心參與彌撒,但看見年青一輩不懂中文,往附近總堂參與法文彌撒,心裡總不是味兒。近期中國大陸在毛國投資建廠,輸入大量中國女工,他們人地生疏,遇有事故便求助無門,她們間中也來明德中心,但因中心沒有足夠人力照顧她們的需要,所以歸屬感不大。吳神父是唯一當地的中國牧者,他很希望有人到毛國為華人服務,接觸這群年青工友。吳神父也計劃興建一座老人院,服務無依無靠的老人。這位年近七旬而仍精神奕奕的長者,懷著一顆無私的心,為毛國的華人服務了四十個年頭,不氣餒,不言悔,對人充滿熱誠和希望,他那積極和包容的性格盡顯中國人的不屈精神,你願意接受他的邀請,與他一起作生活的見證嗎?

轉載自《公教報》(1993年)

(修訂於 07-0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