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是直接的奉獻
奉獻是另一種投身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是一個派遣教友傳教士到海外服務的教友組織。本會於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位教友回應基督的召叫到非洲及亞洲服務。
支持我們

南蘇丹的窮

四月底,我趁著埃塞俄比亞的復活節假期,探訪了母佑會在南蘇丹的事工,雖然我的人已回來埃塞俄比亞一個多月,我的心卻遺留在南蘇丹的通治鎮,與當地女孩們在一起,特別是若瑟芬。

我認識若瑟芬的那一天,是五月一日,大聖若瑟勞工主保慶日及國際勞動節,因為是假期,修女特別安排了若瑟芬下午三點回校帶我到外面逛。若瑟芬大概兩點半來到學校,然後緊張地問我是否遲到了,原來她沒有錶,家裡也沒有鐘,學校又放假沒打鈴,她只能憑直覺估計時間,看見若瑟芬滿面緊張的樣子,惹人憐愛。修女說有一次她警告學生不要遲到上課,第二天有學生因無法掌握正確時間,居然半夜三點回到學校。生於富裕國度的我們,一直致力做好時間管理以改善效率,實在很難想像,有些人根本連正確時間也無法掌握。

記得我跟若瑟芬出發前,我說想去市集看看,問她路遠不遠,她說非常近,於是,我們一直走,一直走,走了兩小時才到市集,然後再走兩小時回校,因為通治鎮的惟一公共交通工具,是雙腿。從此以後,我除了明白本地人對時間的掌握跟我們有所不同外,對距離的定義也不一樣。在回頭路上,若瑟芬經過小店時買了一小包餅乾,我才意識到她原來肚餓,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前一天在學校吃過午餐後,就一直沒有吃東西,令我內疚了許久。若瑟芬,謝謝妳的無私,餓著肚子帶我逛市集。後來我從修女口中得知若瑟芬明年升中學,靠單親媽媽一人務農,養活五兄弟姐妹、大姐夫及三個外甥,家裡的男人,不是走佬了,便是不幹活,生活非常艱苦,於是決定贊助她的學費。其實在南蘇丹,差不多每個家庭都是貧窮戶,差不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悲慘故事,可是眼前美麗的南蘇丹,天然資源豐富,不但有好土壤,務農畜牧皆宜,更擁有石油,究竟是什麼原因,令這個年輕國家,經過八年的成長期,仍然赤貧如此?

在蘇丹服務超過三十年的薩爾瓦多籍母佑會修女告訴我,都是人的罪性惹的禍: 先是數十年的內戰,然後是戰爭後遺症。修女說,南蘇丹人經歷長年內戰,隨時被軍隊或土匪搶掠一空,或跟外族人搶水源導致瞬間一無所有,甚至家毀人亡,他們習慣了對未來不存盼望,過著今天有吃今天吃完的生活,就算給他們種子教他們種菜,收成後也不懂留種種植。母佑會修女們致力教育婦女,教她們務農和縫紉賺錢,教她們未雨綢繆,教她們為明天儲蓄,甚至在校內預留空間給她們儲糧,因為在南蘇丹,大家除了不懂計劃生活外,也習慣族內分享一切,婦女們若被鄰舍發現有多餘糧食,必定會理所當然地去分享然後吃光她們所有餘糧。

雖然南蘇丹人大部分是天主教基督徒,每週主日會去教堂參加彌撒,懂念天主經和玫瑰經,可是他們也會為爭奪地盤,對外族人大開殺戒毫不手軟。他們雖然形式上已受洗皈依,但心靈仍未皈依。

南蘇丹今天仍然赤貧如此,不是因為生育率過高; 他們失去計劃生活的能力,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懶或特別蠢; 他們需要的,是心靈醫治,和生命教育。 在南蘇丹短短十天,深深體會傳教士的工作,不在於為多少人洗禮,而在於帶領心靈皈依。求主垂憐。

(刊於公教報2019.9.20)

(修訂於 07-0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