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是直接的奉獻
奉獻是另一種投身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是一個派遣教友傳教士到海外服務的教友組織。本會於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位教友回應基督的召叫到非洲及亞洲服務。
支持我們

我在這裡,請派遣我!

柬埔寨本學年在教育局的一聲令下,匆匆在九月的下旬結束,為的是要銜接國際考試與獎學金的申請。To be connected(彼此聯繫)已成了後新冠世代的重要指標。互聯網的高度發展, 在柬國這些發展中的國家,加上強勢的年輕人口,如虎添翼,跳過了3G,4G 來到了一個未知的世代。水深火熱的貧窮問題雖未算斧底抽薪, 然而另一種貧窮,就如德蘭修女所言:冷漠,孤寂和不被愛,也悄然來到。

去年(2024)7月,道風山神學院的五位神學生在卜教授的帶領下,跨過了對KK園恐懼的心理關口,展開了探訪,其中兩天來到了我在柬國北部Sisophone耶穌會主辦的一座中、小學服務,學校十年前選址在泰國邊境的鄉鎮,正是要回應在這兒留守兒童的需要。年青牧者的豪情, 對傳福音實踐的熱忱,也熾熱著我的心。

卜教授早年在耶穌會美國波士頓學院攻讀, 對耶穌會依納爵靈修有一定的理解,是次到訪服務,順理成章也是一段跨教會文化的接觸。為了能參與星期一的早會,他們提前在星期日抵達, 我校一名韓裔美國志願工James爽快答允為他們煮一道柬國風情的意大利餐。

作者(前排左一)歡迎前來探訪的卜教授(後排中間)和神學生

James的父親,是長老會的牧師,年青時和我校總監神父在韓國接受軍訓時認識,也是那些年的相遇成就了這位年青人生命中一個重要的抉擇。成長於傳統且嚴謹的韓國文化,挾著哈佛大學,世界頂級學府銜頭,他不畏言分享他在學習生活中的迷茫,也曾走過死蔭幽谷……

年輕人的互動,不同文化的接觸,他笑說:香港人真有趣!

後記:James決定留下來繼續服務一年

兩天的學校探訪活動, 神學生和卜教授,在差不多40度的氣温下,在較陰涼的課室內,為莘莘學子導讀,在英文課中,更一起分享彼此歷史中的連繫……孩子們的笑聲、歌聲,頌揚主的創造,再創造……

今日的傳信者或許欠缺了昔日的浪漫, 跟我們先輩相比,他們離鄉別井,遠涉重洋,更甚是在槍林彈雨裡、荒漠中,傳遞主的福音。然而, 今天我們也要在石屎森林中,跟形形式式的死亡文化抗衡,宣佈基督復活的喜訊。

讓我們也在此世情顛簸蹓躂中,走出安舒區,回應在微風中的一聲呼喚:主,我在這裡, 請派遣我!

(刊於公教報2025.03.16)

(修訂於 17-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