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是直接的奉獻
奉獻是另一種投身
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是一個派遣教友傳教士到海外服務的教友組織。本會於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六位教友回應基督的召叫到非洲及亞洲服務。
支持我們

傳教士的靈修旅程

傳教士的靈修旅程是一個放下、捨棄、經驗死亡的旅程。這是恩神父在我決定做教友傳教士,預備到柬埔寨前和我分享的一個思想。起初我真的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經過這幾年的經歷我更能領會這死亡的滋味。

從何愛珠姊妹的分享認識傳信會,繼後決定到海外福傳,其中經驗過不少的掙扎、試探、捨棄。爸爸的反對、家人的擔心、放下護士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離開土生土長的香港,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但天主不段的催迫和呼喚,叫我踏出這一步。

一到達柬埔寨就要放低用了幾十年的廣東話,像小孩子般重新學習高綿語(柬埔寨話)。到步後,有三個月的時間學習當地的語言,不知怎樣學會,也不知他們怎能聽得懂我這「吾鹹吾淡」的柬埔寨話呢!現在回頭再看,我可肯定說,這不是我自己個人的能力吧!

除了重新學習語言,一向講求效率、有成效、不停做的香港人本色,這一套在柬埔塞完全發揮不到,他們所選擇的是以有質素的時間與人的接觸。

至於照顧病人方面,需運用一些創意去為他們治理。例如一些較落後的村莊,如果遇到簡單腹瀉的情況,因醫療資源缺乏又或遠離市區,不可即時買到藥物或看醫生,最快的方法就是爬上椰子樹上採摘椰子,喝椰子內的水來補充失去的水份和電解質!又記得有一位學生,盆骨發炎,手術後的傷口大得一個拳頭也能放下,當地醫生教我用鹽水洗淨傷口後,用糖漿塗進傷口,然後包紮。十幾年在醫院工作也從未聽過,當時也有點懷疑,但奇蹟地傷口漸漸痊癒!

雖然表面上看來我好像要由零開始、重新適應、放下自己一貫的想法、處事方法、待人的態度。但這經驗不單只是經歷死亡的過程,而是一個更豐富的生命的開始!

四年的傳教經驗眨眼就過去了,感到是時候再裝備自已。兩年半在菲律賓進修的經驗更肯定我身為基督徒的傳教使命,一直都沒有受過神學、聖經訓練的我,只是參與過數年由傳信會舉辨的靈修培育就「拍着心口」踏出海外福傳的一步。我只可認容在菲律賓的學習是經驗與理論的整合。從學習中讓我反思在柬埔寨海外福傳的經驗之外,更是一個時間讓身、心、靈得到適當的休息和整合,鞏固我的使命,再次得力向前行。過程中認識一班要好的朋友 (平信徒、修女、神父),互相分享生命、支持、鼓勵,讓我更認識自己、認識天主。這兩年多是一個充滿着天主恩寵的時刻。縱使自已的不完美和有限,祂仍寸步不離,保守着,照顧着,讓我不得不再回應祂的邀請,勇敢地再說聲「我願意」,回港接受牧民工作一職,照料衪在香港的羊,縱使對柬埔寨的服務仍深深眷戀着,這又是另一次捨棄的經驗吧。

回港後,有人形容我是開拓者?但我認為開拓者不是我,而是一班有遠見、有心火的平信徒創辦人何愛珠姊妹、歐陽旭鳴兄弟……等等。和一班支持我們教友海外福傳的神父修女。我只是將傳信會的使命延續吧!傳信會的第一位教友傳教士何慧敏姊妹曾經用一支漿糊或膠水來形容過我,我想這代號比較貼切!最初答應回港工作,最大的希望是希望藉著一份的臨在將會內的幹事、顧問、以往曾到外地服務的傳教士、不段在背後默默地支持我們的會員、好友再次聯繫起來。不只是會內,還有一些對海外福傳有興趣的教友,藉著培育、堂區巡迴分享、海外生活體驗等活動,將這海外福傳經驗與本地教會的兄弟姊妹分享。這兩年的實質所做的不多,主要做的就是這連繫的工作…. 人與人、人與天主、人與大地、本土與普世教會的聯繫。

回港後最難適應就是人與人越來越疏離,香港人還要比七年前當我離港服務時忙碌得多。外在環境和心靈渴望的拉扯,令我身心疲累,融入香港這「新」文化,有時也會投訴、埋怨。 恐怕天主給我在港的使命無法完成,就好像鹽失去了咸味,光也被黑暗遮蓋住了,同時天主也好像躲藏起來似的,讓我再次經驗掙扎、被砍掉的痛楚。用著自己的方法和一直自以為出於本土沒什麼解決不來的驕傲態度,這找不著天主的經驗,讓我再次聽到天主温柔的對我說: “Be Still and Know that I am God!” 這時才醒覺到祂才是主,亦再次邀請我交托、捨棄。記得與傳教士黃文英分享我這沒有天資做推廣工作的經驗時,她說: Let God take care of the market, more important is your presence. 聽到她的說話時我不禁大笑起來,一方面欣賞她的幽默,二方面再提醒我活生生的臨在比起我的所做的工作來得有效,天主自會照料衪的「市場」,就放手給衪作吧!

話說回頭,要在香港發揮這膠水的作用並非易事,忙碌的生活,叫人喘不過氣。一個為期七至九個月的培育—傳信者靈修之旅的出現,就是希望能提供一個城市綠洲,藉着講者的分享認識海外福傳事工之餘,還讓學員停下腳步,在團体的支持下,一起祈禱、分享、反思、探索自己的召叫和使命,讓自己和天主建立更深的關係。靈修是生活的主幹,沒有靈修生活便失了清析的方向。再者,沒有靈修就沒有使命,若然沒有與主的關係,根本上談不上使命。耶穌仍能最後滿全天主的心意,放棄自己的私慾,是全靠祂和主的深度聯繫,才能洞悉主要求祂滿全的使命。縱使是死亡,祂仍願意去跟隨。

我想信這死去活來的經驗不只是停留在一個階段,而是一生的旅程,這是一個不段捨棄的學習。這死亡、捨棄、放低自我的經驗不是終結,而是復活、新生命的開始!

(修訂於 22-12-2019)